每日速读!美媒文章:美当局在毁掉风险投资业?
【资料图】
参考消息网3月22日报道 彭博新闻社网站3月3日发表题为《山姆大叔正在扰乱风险投资界》的文章,作者是康纳·森。全文编译如下:
利率上升、股价暴跌以及美国企业重心从增长转向盈利,已经削弱了近几十年来创新和新公司成立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由风险资本资助的科技初创企业。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去年通过了一系列法案,有条件地为制造业和科技行业提供新的资金来源。因此,这个十年的经济增长可能更少受到硅谷价值观的推动,而更多受到为新资金设定条件的政府价值观的推动。
当我们关注这种融资机制变化时,应当反思是什么造成了硅谷文化影响力减弱——以及它在过去20年里带来了什么。风险投资本质上是一种冒险的尝试,大多数新公司的想法都会失败,因此,风投基金要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必须让其中的极少数赢家取得巨大成功。
想象一下,一只基金投资了10家公司,五年后有七家倒闭,其余三家中一家的年回报率为10%,一家的市价增长两倍,还有一家的市值增长9倍。这意味着该基金在扣除管理费之前的年回报率略低于10%。还不错,但考虑到其高风险和低流动性,这样的业绩并不亮眼。这说明了为什么赢家需要像中彩票一样的结果来为不可避免的失败买单。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风投基金敢于孤注一掷。创始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塑造他们所创建的企业和行业的文化。如果两家初创公司都追求同样的理念,那么野心更大的一家往往机会更大。
这种做法成就了很多大公司,但也导致了一些史诗级的失败。在日本软银公司投资美国“联合办公空间”公司后,软银首席执行官(CEO)孙正义对“联合办公空间”时任CEO亚当·诺伊曼说:“你不够疯狂。”
虽然硅谷取得了很多成功,但可以说,它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是相当狭隘的,受益者大多是美国西海岸的年轻、精通技术的工人。业务关注重点大多是在线广告、电子商务和送餐服务等。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增长的心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剥削“零工”、烧钱——似乎成了公认的成功副产品。
美国国会去年通过的基础设施法案和资金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应对风投模式和硅谷文化的缺陷。只有对国家有意义的项目才能获得资金——建设半导体能力、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这些投资不像风投基金那样对业绩步步紧逼,这让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理念。
关键词:
2023-03-22 18:56:21
2023-03-22 17:15:15
2023-03-22 14:13:22
2023-03-22 12:09:47
2023-03-22 04:57:28
2023-03-22 00:32:16
2023-03-21 21:04:42
2023-03-21 18:56:23
2023-03-21 14:55:59
2023-03-21 12:18:43
2023-03-21 10:25:19
2023-03-21 05:09:51
2023-03-20 21:11:28
2023-03-20 18:41:03
资讯
品牌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