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向未来——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报告(赛后)》发布
(资料图)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姬烨 李春宇)1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可持续·向未来——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报告(赛后)》(以下简称《赛后报告》)。
《赛后报告》从“可持续性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推行可持续采购”“促进区域发展”“加强公众参与”和“可持续性遗产”七个章节,系统总结了北京冬奥会筹办和举办全过程绿色低碳可持续工作的开展模式和工作成果。
北京冬奥组委在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次把“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社会责任指南”三个国际标准整合为一体,通过了第三方认证及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成功将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工作实践转化为北京市地方标准《大型活动可持续性评价指南》(DB11/T1892-2021),已经完成中国国家标准立项,并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体育设施与大型赛事可持续性评价指南》的预立项(ISO 20655),为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留下珍贵遗产。
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都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赛时全部场馆的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北京市和河北省主办城市政府捐赠林业碳汇,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三峡集团三家赞助碳中和产品,北京冬奥会赛事结束时即实现100%碳中和。赛区间利用京张高铁进行高效安全转运,赛区内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赛时车辆中占比约85%。北京冬奥会的4个冰上场馆、5块冰面在冬奥史上首次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优先使用租赁的产品或部件,租赁比例约79%。
北京冬奥会延庆和张家口赛区通过就地、近地、迁地措施保护赛区植物,通过设置动物通道、布设人工鸟巢、规范施工等措施降低对赛区动物的影响。多途径收集、储存和回用雨水和融雪水,高效利用水资源。
北京冬奥会筹办对北京、张家口两地发展和民生改善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建成通车,路网体系更加完善;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基础性公共设施加速布局,区域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冰雪及绿色能源产业加速发展。
2023-02-01 17:39:14
2023-02-01 15:41:26
2023-02-01 13:00:01
2023-02-01 10:40:44
2023-02-01 08:29:11
2023-02-01 01:51:30
2023-01-31 17:56:56
2023-01-31 15:14:23
2023-01-31 10:00:25
2023-01-31 06:13:15
2023-01-30 21:19:38
2023-01-30 17:53:07
2023-01-30 15:15:42
2023-01-30 09:48:32
2023-01-30 04:58:31
2023-01-29 19:50:08
2023-01-29 17:39:58
2023-01-29 14:59:06
资讯
品牌